国际公共产品的战略面向:“一带一路”义利观新论

被引:4
作者
刘毅
机构
[1] 国际关系学院国政系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公共产品; 义利观; 新兴大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2 [对外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当前关于国际公共产品的认知主要是基于"公益论"而非"战略化"视角,相对忽视霸权国及其他主要国家的能动意愿和具体实践。单纯从供给者角度分析"搭便车"行为,也存在一定误解。事实上,基于战略互动与供需转换等前提,公共产品的供给国已经考虑到其他国家"搭便车"的可能性,将其视为扩大对外战略规模效应与影响力的可行路径。从需求与供给关系角度看,新兴大国有可能且有必要在适当条件下扩大投入,基于"义利兼顾、有予有取"的新义利观,参与国际公共产品"经营"与治理。"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性质即体现在:通过创新国际公共产品具体领域供给形式,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出发,共同提高合作效率,进而实现合理有效的战略收益。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新型大国外交 [J].
李景治 .
新视野, 2016, (03) :104-109
[2]   当代中国“新常态外交”若干前瞻议题论析 [J].
刘毅 .
新视野, 2015, (04) :42-47
[3]   国际公共产品中集体行动困境的克服 [J].
庞珣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 (07) :24-42+156
[5]   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定义、分类依据及其类别 [J].
陈其林 ;
韩晓婷 .
经济学家, 2010, (07) :13-21
[6]  
仁智大国[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逸舟, 2018
[7]  
Donors’ Mechanisms for Financing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Public Goods: Loans or Grants?[J] . RaechelleMascarenhas,ToddSandler. World Economy . 2005 (8)
[8]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J].
Samuelson, Paul A.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4, 36 (04) :387-389
[9]  
Public Goods,Prisoners Dilemmas and IPE .2 John Conybeare.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