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视角下的公共空间规划模式与方法探索——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

被引:7
作者
杨超
机构
[1]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详细规划研究中心
关键词
空间性; 公共空间治理; 规划转型; 北京城市副中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新时代城市规划正在从工程建设转向空间治理,公共空间作为社会资源配置、公私利益博弈和空间事务集中的糅合体,是聚焦规划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领域。通过回溯城市治理的“空间性”及公共空间对于社会生产与社会治理的核心意义,阐明公共空间已成为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共空间治理思维的基本特征及其与规划手段之间的关联机理,从而提出公共空间规划模式治理化转型的四方面要点。最后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在地实践为例,进一步探讨了公共空间治理的规划设计方法论,以期发现改良以往技术弊端和盲点的可能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1+2+44 +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公共空间治理的顶层设计刍议——以《北京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纲要研究》为例 [J].
杨超 .
城市发展研究, 2021, 28 (10) :65-72
[2]   多学科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J].
徐宁 .
风景园林, 2021, 28 (04) :52-57
[3]   空间正义理论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的重构 [J].
郑婷婷 ;
徐磊青 .
建筑学报, 2020, (05) :96-100
[4]   “底限控制”到“精细化”——美国公共开放空间规划的代表性方法、演变背景与特征研究 [J].
杜伊 ;
金云峰 .
国际城市规划, 2018, 33 (03) :92-97+147
[5]   国外开放空间研究演进与前沿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J].
李志明 ;
樊荣甜 .
国际城市规划, 2017, 32 (06) :34-41+53
[6]   城市公共空间格局基本原理探析 [J].
徐宁 .
风景园林, 2016, (03) :115-123
[7]   后现代文化的异化本质——詹姆逊的断定与批判 [J].
刘梅 .
学术研究, 2010, (09) :28-32
[8]   消费文化与城市空间的生产 [J].
包亚明 .
学术月刊, 2006, (05) :11-13+16
[9]  
亚太城市的公共空间[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美) 缪朴, 2007
[10]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汪民安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