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海归”教师对我国学术体制的适应

被引:23
作者
张东海 [1 ]
袁凤凤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 青岛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学术体制; 普遍主义; 特殊主义; 海归教师;
D O I
10.13445/j.cnki.t.e.r.2014.05.011
中图分类号
G645.1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基于对部分高校青年海归教师的访谈研究发现,海归教师认为我国当前学术体制与环境在总体趋向合理的同时,在学术发表、职称评聘、项目申请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关系"导向的学术环境,海归教师采取了顺应、利用制度、坚守等应对策略,以获取学术资源,促进个人职业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学术系统的分化结构与学术精英的生成机制 [J].
阎光才 .
高等教育研究, 2010, 31 (03) :1-11
[2]   中国的“人才流失”、“人才回归”和“人才循环” [J].
曹聪 .
科学文化评论, 2009, 6 (01) :13-32
[3]   学术共同体内外的权力博弈与同行评议制度 [J].
阎光才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9, 7 (01) :124-138+191
[4]  
与社会学同游.[M].(美) 伯格;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  
科学社会学.[M].刘珺珺; 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
[6]  
反思与批判.[M].邓正来著;.法律出版社.2006,
[7]  
科学社会学.[M].[美]R·K·默顿 著.商务印书馆.2003,
[8]  
科学的规范.[M].[英]卡尔·皮尔逊 著;李醒民 译;赵玉芝 责任编辑.华夏出版社.1999,
[9]  
科学界的精英.[M].(美)朱克曼(H.Zuckerman)著;周叶谦;冯世则译;.商务印书馆.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