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有制理论的发展

被引:10
作者
杨春学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关键词
所有制; 激励机制; 社会公平; 意识形态;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7.10.002
中图分类号
F121.21 [全民所有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公有制理论正处于这样一种状态:经典的理论结构以其"纯粹形态"仍然充满吸引力,但是基于苏联模式的公有制理论正在失去其现实基础,而中国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公有制理论。"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制,绝然不同于苏联模式中的公有制。二者的差异不是边际意义上的变化,而是带有实质性意义的变革。这种变革正在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所有制本身形成一种新的认识。中国理论家和实践者以非常巧妙的方式对所有制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东方的经济改革[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法)贝尔纳·夏旺斯(BarnardChavance)著, 199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德)马克思, 1998
[4]  
交锋[M]. 今日中国出版社 , 马立诚, 1998
[5]  
乌托邦思想史[M]. 商务印书馆 , (美)赫茨勒(Hertzler, 1990
[6]  
列宁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列宁 著, 1985
[7]  
公有制的理论基础[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南斯拉夫)伊万·马克西莫维奇(I.Maksimovie)著, 1982
[8]  
公有制在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矛盾[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南]卡德尔(E·Kardelj), 1980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
[10]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M]. 人民出版社 , (苏)斯大林著,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