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正当性之批判解读——以利益冲突为基本视角

被引:9
作者
向波
机构
[1] 南开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正当性; 劳动财产权理论; 人格理论; 功利主义;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15.08.011
中图分类号
D923.4 [知识产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劳动财产权理论并没有解释为何必须以财产权的方式来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原因,实际上成为既有财产权制度的一种辩护和说明;人格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著作权的正当性,但却很难说明专利权和商标权的正当性;经验证据的缺乏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运行现实说明了对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功利主义解读是不可靠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在相应利益冲突的推动下逐渐形成,实际上牵涉到创造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等多方主体的利益主张。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维度和实践的维度来说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存在根据。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3]   “增加价值”论:知识产权正当性的一种认知模式 [J].
冯晓青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 (01) :65-68
[4]   质疑知识产权之“人格财产一体性” [J].
李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2) :68-78+205
[5]   利益冲突的制度分析 [J].
谢小平 ;
王忠民 .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1) :40-43
[6]   评财产权劳动学说 [J].
易继明 .
法学研究, 2000, (03) :95-107
[7]  
著作权基本理论批判[M].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李琛, 2013
[8]  
制度与社会冲突[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杰克·奈特(Jack, 2009
[9]  
中国知识产权评论[M]. 商务印书馆 , 刘春田主编, 2006
[10]  
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澳)布拉德·谢尔曼(BradSherman),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