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力保安全,还是以治理谋安全?——两种网络安全战略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被引:17
作者
沈逸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网络安全; 网络空间; 实力; 治理;
D O I
10.13569/j.cnki.far.2013.03.010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网络安全,正日趋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理论研究与实践行动的重要内容,从实现网络安全目标的主要途径来区分,可以分为以实力保安全和以治理谋安全两种不同的战略选择。以实力保安全可被视为"先占者主权"原则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实践,强调国家自身的实力和能力要素,倾向于将单一或者少数国家的网络安全标准扩展为全球网络安全的共同标准,美国的网络安全战略是以实力保安全的典型体现。以治理谋安全则可被视为"人类共同财产"原则在网络领域的实践,其最大的特点是将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稳定看做一个整体,借助维系整体的安全来保障不同实力国家都能比较均等地免受来自网络空间的安全威胁,享受网络空间发展带来的收益,中国与俄罗斯等国在联合国框架内提出的网络安全行为准则文件是以治理谋安全的初步体现。从发展趋势来看,两种不同网络安全战略的竞争性共存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如果要避免在网络空间重现主权国家之间的安全困境,确保人类社会进一步从网络空间的发展中受益,就必须努力促成以治理谋安全成为支配性的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2]   不断进行有价值的探索与努力——国际传播与信息新秩序漫谈 [J].
柯林·斯帕克斯 ;
吴长伟 .
中国记者, 2011, (08) :42-45
[3]  
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浴火重生的主张[J]. 卡拉·诺顿斯登,徐培喜.中国记者. 2011(08)
[4]  
中情局的互联网风投史[N]. 沈逸.东方早报. 2010 (A14)
[5]  
多边主义[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美)约翰·鲁杰(JohnG.Ruggie)主编, 2003
[6]  
From consumers to users: shifting the deeper structures of regulation toward sustainable commons and user access .2 Y. Benkler. Federal Communications Law Journal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