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C接入位置对次同步振荡的影响机理与SVC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31
作者
赵欣
高山
张宁宇
机构
[1]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关键词
静止无功补偿器; 次同步振荡; 接入位置; 阻尼; 控制;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13.25.007
中图分类号
TM761.1 [];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当前研究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抑制次同步振荡,大多将其接入机端或升压变高压侧,并仅考虑阻尼控制作用,对其它接入位置和电压调节的探讨不多,控制器的设计也不够简便。文中基于系统的dq轴数学模型,简化复转矩系数的计算,得到较精确的含SVC串补系统的电磁转矩表达式。利用该式分析SVC附加阻尼的机理以及与接入位置的关系,指出接入线路中点能使SVC在谐振频附近提供更多正阻尼。同时分析SVC电压控制对次同步振荡的影响,指出电压控制的传递函数很可能会增大各扭振频下的附加阻尼相位差。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相位补偿法的PID控制设计,参数整定简单快速,既可以维持系统电压水平和提高线路传输能力,也可有效抑制系统次同步振荡。特征值计算和时域仿真都证明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4+17 +1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电力系统稳定器对次同步振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J].
吴熙 ;
蒋平 ;
胡弢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 31 (22) :56-63
[2]   基于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改进PID控制在高压静止无功补偿器中的应用 [J].
杨晓峰 ;
罗安 ;
彭楚武 ;
吴敬兵 ;
杨翠翠 ;
马伏军 ;
常亮亮 .
电网技术, 2011, 35 (06) :65-70
[3]   无功发生源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机理分析 [J].
李伟 ;
肖湘宁 ;
赵洋 .
电工技术学报, 2011, 26 (04) :168-174
[4]   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抑制措施综述 [J].
田旭 ;
姜齐荣 ;
谢小荣 .
电网技术, 2010, 34 (12) :74-79
[5]   SVC电压控制与阻尼调节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J].
刘隽 ;
李兴源 ;
汤广福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01) :12-17
[6]   使用直接神经动态规划方法的SVC附加阻尼控制 [J].
陆超 ;
谢小荣 ;
童陆园 ;
王仲鸿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4, (12) :12-16
[7]   多机电力系统扭振相互作用的研究综述 [J].
周长春 ;
徐政 ;
王冠 .
电网技术, 2004, (06) :1-4
[8]   静止无功补偿器对发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特性的影响 [J].
刘洪涛 ;
徐政 ;
周长春 .
电网技术, 2003, (01) :1-4
[10]   静止无功补偿器阻尼电力系统振荡(上)──理论分析 [J].
王海风 ;
李乃湖 ;
陈珩 ;
唐国庆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6, (03) :19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