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激励结构与专项转移支付

被引:13
作者
李谭君 [1 ]
文超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2] 萍乡市湘东区财政局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激励结构; 专项转移支付;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2 [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在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安排中,体现中央政策意图的专项转移支付比重过高,而最具均等化效应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过低,这要归因于财政分权所导致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激励结构的差异。现有体制无法消除这种激励结构的差异,中央政府对专项转移支付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所采取的还是等级制的办法,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是消除地区间财力不平衡的发展方向,这有赖于一系列的制度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专项转移支付的政治意蕴——基于中部某县的个案研究 [J].
周美多 ;
颜学勇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62 (06) :870-876
[2]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J].
渠敬东 ;
周飞舟 ;
应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04-127+207
[3]   我国转移支付的现状、问题及改革 [J].
马国贤 .
财政监督, 2009, (15) :19-23
[4]   中国式财政分权激励下的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 [J].
于长革 .
当代财经, 2009, (06) :36-40
[5]   财政转移支付的效率取向与立法选择 [J].
李波 .
财政研究, 2009, (06) :31-33
[6]   “利维坦假说”、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规模膨胀——来自1998-2006年的省级证据 [J].
孙琳 ;
潘春阳 .
财经论丛, 2009, (02) :15-22
[7]   预算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探讨 [J].
蒋悟真 ;
王莎莎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 (01) :61-65
[8]   农业税取消后乡镇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过程——基于江西省C乡的调查研究 [J].
曾明 .
公共行政评论, 2008, 1 (05) :57-80+199
[9]   中国的核心预算机构研究——以中部某省会城市为例 [J].
马骏 ;
於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2) :17-25
[10]   中国转移支付制度:现状·问题·改革建议 [J].
安体富 .
财政研究, 2007, (01)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