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预防性立法问题及解决途径

被引:2
作者
王利宾 [1 ,2 ]
机构
[1]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编辑部
[2] 郑州大学
关键词
预防性立法; 价值; 问题; 解决途径;
D O I
10.13892/j.cnki.cn41-1093/i.2020.06.012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刑法预防性立法是对风险社会的因应,其意义在于弥补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制度规制之不足,类型化调整潜在的严重社会风险。刑法预防性立法容易对风险社会中的"风险"做扩大化理解,导致象征性立法泛滥,并对传统刑法理论和法律认定提出挑战。解决这些问题,应当正确认识我国刑法与国外刑法罪刑结构的不同,固守法益侵害原则,强化刑法的谦抑性,适度限缩刑法的调整范围,并对其刑事责任做轻缓化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刑法保护前置化趋势研究.[D].李晓龙.武汉大学.2014, 06
[2]  
预防性刑法立法及其法治控制.[D].郝立明.河北大学.2019, 08
[3]  
刑法对恐怖犯罪提前干预立法趋势评析.[D].李永洁.东南大学.2017, 04
[4]   规制抽象危险犯的新路径:双层法益与比例原则的融合 [J].
蓝学友 .
法学研究, 2019, 41 (06) :134-149
[5]   社会风险的刑法调控及其模式改造 [J].
姜涛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07) :109-134+207
[6]   持有型犯罪立法的检讨及完善对策 [J].
王利宾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9, 36 (03) :108-113
[7]   人工智能时代技术风险的刑法应对 [J].
刘宪权 ;
林雨佳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8, 21 (05) :46-54
[8]   风险控制的部门法思路及其超越 [J].
宋亚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10) :136-158+207
[9]   刑法阈值标准研究 [J].
莫晓宇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7, (05) :4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