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0 条
宁南旱区草粮轮作系统中紫花苜蓿适宜利用年限研究
被引:45
|作者:
刘沛松
[1
]
贾志宽
[1
]
李军
[2
]
李永平
[3
]
刘世新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3] 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宁南旱区;
紫花苜蓿;
土壤性状;
草粮轮作;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2-2004年对宁南旱区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土壤理化性状和紫花苜蓿-谷子轮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紫花苜蓿生长年限延长,土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紫花苜蓿3~22年生期间,0~100 cm土壤容重减少了0.213 g/cm3,孔隙度增加8.03%,饱和持水率增加14.17%,持水能力增强。6~22年生期间,0~60 cm土层有机质和碱解氮平均含量分别增加1.60 g/kg和11.02 mg/kg,pH值降低了0.09,为轮作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紫花苜蓿轮作年份越早,土壤水分恢复效果越好,轮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越高;反之,紫花苜蓿生长时间过长,轮作后不利于土壤水分的恢复。6,10和22年生紫花苜蓿地轮作谷子收获后,0~200 cm土壤水分恢复量分别为63.06,55.22和-42.55 mm,轮作谷子产量分别为1 725.95,1 485.80和1 560.75 kg/hm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2.011 6,8.432 5和5.816 1 kg/mm.hm2。为使旱区农地有限的土壤水分达到合理、高效及可持续利用,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紫花苜蓿实行草粮轮作的最适宜年限在5~6年生。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9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