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振兴:理论逻辑、历史演进与实现路径

被引:23
作者
阳盼盼
机构
[1]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振兴; 生态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083305 ; 1204 ;
摘要
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下乡村振兴的重要条件。在国内外长期的乡村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中,乡村生态并不是一开始就被重视的问题。随着城市消费观念与消费结构的转变,优美的田园风光逐渐成为稀缺资源,人们开始思索乡村的功能与价值,重构"生产、生活、生态"兼具的多功能乡村。我国的乡村生态环境演变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尤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乡村转型密切相关。目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着乡村生态价值观念薄弱、资金技术人才难以保障、乡村管理松散缺乏激励和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等困境。需要通过树立多功能乡村理念、增强资金和人才保障、增加贫困地区的收入、强化造血型发展动力、提升环境治理有效性等方式提高乡村生态演进韧性,以建设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乡村。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乡村视听审美的生态沉思 [J].
朱力 ;
王筱卉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3 (03) :122-126
[2]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五大模式及对策建议——来自5省20村调研的启示 [J].
孔祥智 ;
卢洋啸 .
经济纵横, 2019, (01) :19-28
[3]   乡村振兴: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2018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J].
宁满秀 ;
袁祥州 ;
王林萍 ;
邓衡山 .
中国农村经济, 2018, (12) :130-139
[4]   中国民生调查2018综合研究报告——新时代的民生保障 [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 ;
张军扩 ;
叶兴庆 ;
葛延风 ;
金三林 ;
朱贤强 .
管理世界, 2018, 34 (11) :1-11
[5]   后生产主义乡村:乡村振兴的一个理论视角 [J].
刘祖云 ;
刘传俊 .
中国农村观察, 2018, (05) :2-13
[6]   乡村振兴演进韧性及其内在治理逻辑 [J].
唐任伍 ;
郭文娟 .
改革, 2018, (08) :64-72
[7]   农村基础设施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 [J].
曾福生 ;
蔡保忠 .
农业经济问题, 2018, (07) :88-95
[8]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制度供给 [J].
刘守英 ;
熊雪锋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 (04) :80-96
[9]   新时代农村绿色发展的对策思考 [J].
于法稳 .
环境保护, 2018, 46 (10) :19-24
[10]   推动乡村振兴应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J].
冯海发 .
农业经济问题, 2018, (05)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