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点并校”的政策逻辑

被引:25
作者
单丽卿 [1 ]
王春光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撤点并校; 政策逻辑; 规模效益; 均衡发展;
D O I
10.14167/j.zjss.2015.03.010
中图分类号
G5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撤点并校"是理解农村教育发展走向的一项重要现象。本文试图从人口分布变化以及教育资源这两个角度来重新解释"撤点并校"的政策逻辑。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中西部W县林镇的"撤点并校"过程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指出"撤点并校"并不是使学校布局适应于学龄人口分布变化的自然过程,它反而是改变学龄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撤点并校"的实质是以取消村小的方式来实现中心完小的教育改善,这就意味着无法简单化地把这一过程标定为"积极"或者"消极"的。我们指出,"撤点并校"政策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偏离了"均衡发展"这一目标,强调要对总体的教育发展理念进行反思,并从制度层面清除限制教育发展的障碍。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6+159 +15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3]   “规模效益”抑或“公平正义”——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巨型学校”现象思考 [J].
万明钢 ;
白亮 .
教育研究, 2010, 31 (04) :34-39
[4]   “文字上移”: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 [J].
熊春文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5) :110-140+244
[5]   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地区6省区的调查与分析 [J].
范先佐 ;
郭清扬 .
教育研究, 2009, (01) :31-38
[7]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J].
庞丽娟 ;
韩小雨 .
教育学报, 2005, (04) :90-96
[8]  
以利为利.[M].周飞舟; 著.上海三联书店.2012,
[9]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美) 杜威 (Dewey,J.) ; 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