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多源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的图形化建模方法

被引:16
作者
赵书强
李忍
高本锋
姚磊
张瑞雪
机构
[1]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状态空间; 图形化建模; 特征值分析法;
D O I
10.19595/j.cnki.1000-6753.tces.161445
中图分类号
TM712 [电力系统稳定];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次同步振荡问题呈现出多源参与特性,风、光、火多电源并存场景下,采用传统方法建立多源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实施难度较大。提出一种图形化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由基本元件构成的图形化模型库(状态空间形式),可以直观地构建复杂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并可在源网接口处理上提供较大便利。所提方法在SSR第一标准模型上进行了准确性验证。此外,建立风火打捆经直流送出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风电接入对火电机组轴系次同步扭振模式的影响。最后得出图形化建模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独立性强、灵活性高、可视性好和扩展性强的优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93+228 +22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直驱风机风电场与交流电网相互作用引发次同步振荡的机理与特性分析 [J].
谢小荣 ;
刘华坤 ;
贺静波 ;
张传宇 ;
乔元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 (09) :2366-2372
[2]   风电场机网扭振的小信号建模及仿真 [J].
鲁玉普 ;
解大 ;
孙俊博 ;
娄宇成 ;
张延迟 ;
王西田 .
电网技术, 2016, 40 (04) :1120-1127
[3]   双馈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与抑制策略 [J].
高本锋 ;
李忍 ;
杨大业 ;
宋瑞华 ;
赵书强 ;
刘晋 ;
张学伟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5, 35 (12) :11-20
[4]   风电机组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研究综述 [J].
高本锋 ;
刘晋 ;
李忍 ;
赵书强 .
电工技术学报, 2015, 30 (16) :154-161
[6]   提升风火打捆哈郑特高压直流风电消纳能力的安全稳定控制措施研究 [J].
徐式蕴 ;
吴萍 ;
赵兵 ;
易俊 ;
陈占明 .
电工技术学报, 2015, 30 (13) :92-99
[7]   考虑风机接入的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优化控制 [J].
周镇 ;
孙近文 ;
曾凡涛 ;
林湘宁 ;
李咸善 .
电工技术学报, 2014, 29(S1) (S1) :424-431
[8]  
Oscillation analysis of a DFIG-based wind farm interfaced with LCC-HVDC[J]. YANG Lin,XIAO Xiang Ning,PANG Cheng Zong.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14(12)
[9]   通过特高压直流实现大型能源基地风、光、火电力大规模高效率安全外送研究 [J].
刘振亚 ;
张启平 ;
董存 ;
张琳 ;
王智冬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16) :2513-2522
[10]   基于三质量块模型的双馈风机小信号建模和模态分析 [J].
解大 ;
冯俊淇 ;
娄宇成 ;
杨敏霞 ;
王西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S1) (S1) :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