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生命权”的确认与刑法保护

被引:25
作者
周详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胎儿; 生命权; 堕胎; 故意杀人罪; 计划生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4 ;
摘要
具有宫外可存活性的胎儿既属于社会意义上的人,也属于法律上的人,具有生命与生命权。从刑法教义学的角度看,将具有宫外可存活性的胎儿解释为我国刑法中故意杀人罪的"人"有合理的依据。除非有特别的法律规定,或者基于其他正当化的事由而合法剥夺胎儿的生命权,否则堕胎行为完全可以构成故意杀人罪。将强制引产行为解释为故意杀人罪,能够真正保护胎儿与妇女的权益,该解释结论与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以及相关的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并不冲突。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早产的定义分类和诊断 [J].
边旭明 ;
付晨薇 .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1, 20 (03) :164-165
[2]   胎儿生命权:一个欧洲人权法院裁而未决的问题 [J].
刘宇萍 .
中国检察官, 2009, (04) :78-79
[3]   刑法解释理念 [J].
张明楷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8, 16 (06) :140-149
[4]   道德困境下的司法难题——从罗伊判例说起 [J].
赵利 ;
袁明 .
广西社会科学, 2008, (03) :102-105
[6]   故意伤害罪探疑 [J].
张明楷 .
中国法学, 2001, (03) :115-129
[7]  
刑法学.[M].黎宏; 著.法律出版社.2012,
[8]  
妇女权益保障法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母婴保健法.[M].穆云涛; 黄玉良; 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9]  
日本刑法各论.[M].(日)西田典之著;刘明祥;王昭武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0]  
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M].张明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