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调审分离”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被引:9
作者
白彦
杨兵
机构
[1]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关键词
调审分离; 强制因素; 法官助理制度; 庭前调解; 若干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正>一、一种"调审分离"尝试——法官助理庭前调解的实证调查自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我国在法院的调解制度中,并没有设立专门的调解机构或调解人,在一个案件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诉讼调解:时下势态的分析与思考 [J].
张卫平 .
法学, 2007, (05) :18-27
[3]   当前民事审判工作中的若干问题 [J].
曹建明 .
法律适用, 2007, (02) :3-7
[4]   论司法公信之建构——以法官为中心 [J].
刘治斌 .
宁夏社会科学, 2006, (06) :25-28
[5]   构建和谐社会与司法政策的调整 [J].
江必新 .
人民论坛, 2005, (11) :26-27
[6]   我国法官助理制度之探析 [J].
张传军 .
法律适用, 2005, (01) :69-73
[7]   法官助理与法官员额问题研究附视频 [J].
佛法研 .
人民司法, 2002, (08) :36-41
[8]   论民事、经济审判方式的改革 [J].
王亚新 .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1) :3-22
[9]  
程序与民主[M]. 高等教育出版社[意]皮罗·克拉玛德雷(PieroCalamandrei)著, 2005
[10]  
法律程序运作的实证分析[M]. 法律出版社 , 王亚新[等]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