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链竞争态势与中国对策

被引:18
作者
郭朝先 [1 ]
方澳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创新链模型; 全球创新链; 创新竞争力; 新技术革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1201 ;
摘要
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链竞争、夺取创新链优势地位对于中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已有创新链理论研究,结合人工智能的技术经济特性与产业特点,提出人工智能创新链模型,梳理知识、技术、产品、服务四大创新环节,以及多元、协同、循环、发展四大特性。运用模型结构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链基本形成了中美两国主导、东亚北美西欧协同引领的格局。对比其他领先国家,中国当前仍存在诸多不足,包括知识创新缺失理论话语权、技术创新缺乏原创颠覆性、创新支撑链建设不足、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失衡等。中国应推进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推动相关产业与人工智能产业链创新链融通发展,提高技术治理能力,吸引高端人才参与,拓展国际合作,不断增强人工智能创新链竞争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人工智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机理、问题与对策 [J].
郭朝先 ;
方澳 .
广西社会科学, 2021, (08) :8-17
[2]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协同升级 [J].
张其仔 ;
许明 .
改革, 2020, (06) :58-70
[3]   以全球创新链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研究 [J].
林学军 ;
官玉霞 .
当代经济管理, 2019, 41 (11) :25-32
[4]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路径识别及分析——基于专利分析法 [J].
王雅薇 ;
周源 ;
陈璐怡 .
科技管理研究, 2019, 39 (10) :210-216
[5]   专利引证视角下的核心专利研究——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 [J].
赵蓉英 ;
李新来 ;
李丹阳 .
情报理论与实践 , 2019, (03) :78-84
[6]   “四链”融合提升创新生态系统能级的理论研究 [J].
李晓锋 .
科研管理, 2018, 39 (09) :113-120
[7]   基于全球创新链与全球价值链双重螺旋模型的产业升级研究——以华为公司为例 [J].
林学军 ;
梁媛 ;
韩佳旭 ;
肖叶芬 .
国际商务研究, 2018, 39 (05) :39-48
[8]   资金支持嵌入创新链的异质性效应研究 [J].
刘家树 ;
范从来 ;
齐昕 .
江苏社会科学, 2016, (05) :1-8
[9]   从全球价值链转向全球创新链:新常态下中国产业发展新动力 [J].
刘志彪 .
学术月刊, 2015, 47 (02) :5-14
[10]   知识来源、知识产出与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基于创新价值链的视角 [J].
刘家树 ;
菅利荣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32 (06) :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