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能源效率及反弹效应——基于索洛中性技术进步的再检验

被引:16
作者
黄纯灿
胡日东
机构
[1]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索洛中性; KEL生产函数; 能源反弹效应;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13.04.004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能源反弹效应的存在使得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并不能完全依赖于技术进步。本文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研究能源反弹效应,着重分析了应该在生产函数中选择索洛中性技术进步来刻画中国的经济发展历史和现实,并从经济含义和理论上推导了能源进入生产函数的方式,然后测算了中国1979—2009年的能源反弹效应,其平均值为132%,有着明显的"回火效应"。这一结果表明,实现中国的节能减排目标除了技术进步外,还需要能源价格改革及总量控制等配套政策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2+111 +11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世界经济, 2010, 33 (12) :3-27
[2]   基于CGE模型的中国能源效率回弹效应研究 [J].
查冬兰 ;
周德群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12) :39-53+66
[3]   中国资本存量再估算:1952—2008 [J].
叶宗裕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0, 25 (07) :36-41
[4]   关于中国技术进步水平的估算——从中性技术进步到体现式技术进步 [J].
王玺 ;
张勇 .
中国软科学, 2010, (04) :155-163
[5]   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5) :99-115+206
[6]   中国能源效率波动:理论解释、数值模拟及政策含义 [J].
吴利学 .
经济研究, 2009, 44 (05) :130-142+160
[7]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8]   能源回弹效应测算的改进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J].
王群伟 ;
周德群 .
管理学报, 2008, (05) :688-691
[9]   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国能源消费反弹效应——使用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J].
刘源远 ;
刘凤朝 .
资源科学, 2008, (09) :1300-1306
[10]   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差分解 [J].
史丹 ;
吴利学 ;
傅晓霞 ;
吴滨 .
管理世界, 2008, (02) :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