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情感的吸纳与劳动化——论互联网产业中“情感劳动”的形成与剥削

被引:43
作者
林颖 [1 ]
吴鼎铭 [2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关键词
情感劳动; 理性交往; 劳动化; 商品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F274 [企业供销管理];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1201 ;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众被吸纳进互联网所建构的数字资本空间里,接受着商业意识形态的召唤,不知不觉成为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情感劳动者"。因此,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网民情感被商品化与劳动化的过程。这使得人们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互动交往受制于商业法则,并由此造成对人类情感、精神价值与理性交往的漠视,由此,网民对某一具体议题的讨论极易陷入商业律令所建构的讨论逻辑之中,从而失去了理性交往的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融合文化.[M].(美) 詹金斯; 著.商务印书馆.2011,
[2]  
情感社会学.[M].(美) 特纳 (Turner;J.H.) ; (美) 斯戴兹 (Stets;J.E.)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  
情感社会学.[M].郭景萍; 著.上海三联书店.2007,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98,
[5]   “粉丝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 [J].
李文明 ;
吕福玉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06) :136-148
[7]   机器中的劳动与资本——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机器论 [J].
夏永红 ;
王行坤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 (04) :53-61
[8]   粉丝、情感经济与新媒介 [J].
杨玲 .
社会科学战线, 2009, (07) :173-177
[10]   略论情感的社会方式——情感社会学研究笔记 [J].
王宁 .
社会学研究, 2000, (04) :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