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社会影响及其治理

被引:92
|
作者
何哲 [1 ]
曾润喜 [2 ]
秦维 [2 ]
郑磊 [3 ]
张宏 [3 ]
张效羽 [4 ]
马亮 [5 ]
翟云 [1 ]
潘云龙 [1 ]
李晓方 [6 ]
彭云 [7 ]
张楠 [8 ]
机构
[1]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2]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3]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4]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
[5]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6]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7]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8]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ChatGPT; 智能社会; 智能治理; 人工智能; 通用人工智能; AIGC; 大语言模型; 政府治理;
D O I
10.16582/j.cnki.dzzw.2023.04.001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1204 ; 120401 ;
摘要
横空出世的ChatGPT开启了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标志着人工智能具有广泛的学习能力并在大多数领域达到或超过普通人类的水平,其社会影响将巨大而深远。ChatGPT本质上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最新应用成果,面对这一新传播范式,对其风险认知、治理策略研究刻不容缓。类ChatGPT应用嵌入公共治理领域将展现出巨大潜力,同样需要未雨绸缪,预判其可能带来的失灵、失信、失德、失向等风险,使其成为一个可用、可信、可靠和可亲的“推动者”。有乐观者认为,ChatGPT等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技术的优势将为法治政府建设所用,带来人力所不及之利好;显见的是,作为“聊天机器人”出身,在代表政府与公众互动方面,类ChatGPT应用必将减少大量行政负担。欲知全豹必窥多“斑”,有人提出,可从认知、技术、数据和服务四个方面对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嵌入政府治理进行研究探讨;也有从“工具、语伴、智慧体”抽象隐喻视角辨析围绕ChatGPT类智能应用的治理;更有对后ChatGPT时代政策智能发展前景的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2 / 24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政策信息学与政策智能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曾大军
    霍红
    陈国青
    吴俊杰
    骆祥峰
    张楠
    [J]. 中国科学基金, 2021, 35 (05) : 719 - 725
  • [2] 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
    舒国滢
    [J]. 比较法研究, 1995, (04) : 337 - 355
  • [3] “吊打”ChatGPT!GPT-4在多项考试中表现亮眼[N]. 高腾.中国科学报. 2023 (002)
  • [4] 如何创造可信的AI[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盖瑞·马库斯, 2020
  • [5] 政策信息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张楠, 2019
  • [6] 公共行政学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何艳玲, 2018
  • [7] 玻璃笼子[M]. 中信出版社 , 卡尔, 2015
  • [8] 构建虚拟政府[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 芳汀, 2010
  • [9] 行政法[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英)威廉·韦德(H.W.R.Wade)著, 1997
  • [10] A commentary of GPT-3 in MIT Technology Review 2021
    Zhang, Min
    Li, Juntao
    [J]. FUNDAMENTAL RESEARCH, 2021, 1 (06): : 831 - 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