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福特制生产方式与当代生产社会化的新发展

被引:3
作者
李海飞 [1 ]
王海潮 [2 ]
机构
[1] 河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2] 河北省科技师范学院财经学院
关键词
生产方式; 生产社会化; 后福特制; 供给侧;
D O I
10.16331/j.cnki.issn1002-736x.2017.03.040
中图分类号
F014.1 [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生产方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重要范畴和分析工具。如果只着眼于技术角度,人类经济发展的生产方式主要经历了单件生产、福特制和后福特制三种形态,生产社会化特征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后福特制的柔性生产与持续创新能力,对缓解近半个世纪来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国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与效率基础 [J].
刘纯彬 ;
李海飞 .
经济评论, 2006, (04) :104-110+124
[2]   论社会分工、企业分工和企业网络分工——对分工的再认识 [J].
李翀 .
当代经济研究, 2005, (02) :17-22+73
[3]  
科学管理原理.[M].(美) 泰勒 (Taylor;F.W.) ;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4]  
后福特制.[M].刘刚; 等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5]  
链接.[M].(美) 巴拉巴西; 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6]  
规模与范围.[M].(美)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AlfredDupontChandler)著;张逸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
[7]  
分工、技术与生产组织变迁.[M].谢富胜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8]  
资本论.[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
[9]  
后现代的状况.[M].(美)戴维·哈维(DavidHarvey)著;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
[10]  
战略柔性与企业高成长.[M].王永贵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