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零工化:数字时代的劳动形态变迁及其形成机制探究

被引:37
作者
许弘智 [1 ]
王天夫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数字化生产方式; 零工经济; 劳动形态; 数据要素; 平台资本;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22.12.008
中图分类号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F240 [劳动经济理论];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1201 ;
摘要
伴随着“零工经济”的发展,劳动形态呈现零工化趋势。从政治经济学的生产方式变革—劳动形态变迁理论脉络出发可以发现,工业时代所形成的职业化劳动形态,在数字时代正逐渐由零工化劳动所替代,并展现出劳动时空条件零散化、劳动过程碎片化以及劳动关系原子化等新特征。这些新特征产生的根本动力机制在于数字时代的平台资本充分利用作为核心生产资料的数据的特点,包括虚拟性、可切分性、权属模糊性等,采用包括生产场景的时空延展、生产过程的拆分控制、组织关系的外部众包等控制—积累策略,以推动零工经济的扩张与劳动零工化的转型。上述分析表明,研究者既需要从新的视角思考数字时代零工劳动者的劳动状况与相应的保障实践,也需要对数字技术发展的社会经济后果展开更多反思。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数字时代的社会变迁与社会研究 [J].
王天夫 .
中国社会科学, 2021, (12) :73-88+200
[2]   智能算法控制下的劳动过程研究 [J].
杨善奇 ;
刘岩 .
经济学家, 2021, (12) :31-40
[3]   “数字劳动”与“数字资本”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J].
余斌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1, (05) :77-86+152
[4]   “数字控制”下的劳动秩序——外卖骑手的劳动控制研究 [J].
陈龙 .
社会学研究, 2020, 35 (06) :113-135+244
[5]   技术升级劳动降级?——基于三家“机器换人”工厂的社会学考察 [J].
许怡 ;
叶欣 .
社会学研究, 2020, 35 (03) :23-46+242
[8]   零工经济是一种劳资双赢的新型用工关系吗 [J].
谢富胜 ;
吴越 .
经济学家, 2019, (06) :5-14
[9]   数字经济范式与工作关系变革 [J].
杨伟国 ;
张成刚 ;
辛茜莉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8, 32 (05) :56-60
[10]   机器中的劳动与资本——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机器论 [J].
夏永红 ;
王行坤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 (04) :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