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内涵框架、认知现状与风险规避

被引:52
作者
胡小勇 [1 ,2 ]
黄婕 [2 ]
林梓柔 [3 ]
黄漫婷 [2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
[2]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3]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关键词
教育人工智能; 伦理内涵; 伦理认知; 伦理风险; 德尔菲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人工智能在赋能教育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伦理挑战。厘清教育人工智能伦理的内涵框架,刻画当代大学生伦理认知的现状,进而提炼可行的风险规避策略,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基于对国家政策和国内外文献的研读,运用德尔菲法经两轮修订和完善,最终确定的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内涵框架包括“人机协同与自立自主”“学生福祉与发展”“公平与持续发展”“安全与可控可信”4个一级维度和12个二级维度。以此为基础编制问卷并进行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教育人工智能伦理的认知存在不均衡现象,在“公平与持续发展”“安全与可控可信”两个维度上得分较低,且学历层次、年级以及对人工智能的了解程度等均对大学生的教育人工智能伦理认知产生了显著影响。当前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建设存在缺乏精准的规范与指引、人文关怀与价值引领缺位、技术自身存在局限、学习资源建设粗放等难题,未来可采取树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价值导向的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建设原则、编制教育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指南、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水平、以智能技术反向赋能伦理建设,以及建设公益性学习资源等策略来规避风险。唯有将伦理规范嵌入到教育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才能更好地构建新型智能教育生态。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8+36 +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基本向度与风险消解 [J].
赵磊磊 ;
张黎 ;
代蕊华 .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1, (05) :73-80
[2]   面向K-12教师的智能教育素养框架构建 [J].
胡小勇 ;
徐欢云 .
开放教育研究, 2021, 27 (04) :59-70
[3]   如何走出人工智能教育风险的困局:现象、成因及应对 [J].
李世瑾 ;
胡艺龄 ;
顾小清 .
电化教育研究, 2021, 42 (07) :19-25
[4]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伦理研究论纲 [J].
李晓岩 ;
张家年 ;
王丹 .
开放教育研究, 2021, 27 (03) :29-36
[5]   智能教育发展中的若干关键问题 [J].
刘三女牙 ;
刘盛英杰 ;
孙建文 ;
沈筱譞 ;
刘智 .
中国远程教育, 2021, (04) :1-7+76
[6]   智能时代大学生如何破解“信息茧房”?——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视角 [J].
张敏 ;
王朋娇 ;
孟祥宇 .
现代教育技术, 2021, (01) :19-25
[7]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大学教学伦理重建 [J].
罗生全 ;
王素月 .
大学教育科学 , 2020, (05) :96-102
[8]   我国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J].
任安波 ;
叶斌 .
科学与社会, 2020, 10 (03) :14-21
[9]   教育人工智能伦理问题与伦理原则探讨 [J].
邓国民 ;
李梅 .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 (06) :39-45
[10]   隐忧与消解:智能技术之于教育的伦理省思 [J].
于英姿 ;
胡凡刚 .
远程教育杂志, 2020, 38 (03) :5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