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协商民主:可能性、风险及其规制

被引:47
作者
陈家刚 [1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
关键词
数字协商民主; 技术治理; 风险; 规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21 [政治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摘要
信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协商民主在现实中成为可能。这种可能性既是由技术发展所提供的,也是实践经验所累积的,更是制度建构路径所赋予的。但是,技术的变化性和民主形式的稳定性,实践的差别性和民主价值的原则性,程序的规范性与民主创新的探索性之间的内在紧张关系,使数字协商民主的理论思考、制度设计和实践运转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技术普及的条件下平等是否是自然可得的?技术即时可达条件下是否能够实现广泛参与?数字协商过程中的民意表达会不会出现失真与扭曲?充分信息条件下是否必然做出科学决策?技术提高效率的同时是否当然能够维护公平?数字协商民主是否能够实现治理效能提升?数字协商民主面临的挑战既需要从理论上加以解决,也需要在制度设计上实现突破,同时还需要在实践中鼓励更多差异性的创新探索。由此,才能够在不断地改变社会生活实际和被社会生活实际所改变的过程中,实现协商民主的开放式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Do discussions in like-minded groups necessarily lead to more extreme opinion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group polarization [J].
Strandberg, Kim ;
Himmelroos, Staffan ;
Gronlund, Kimmo .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019, 40 (01) :41-57
[2]   E-democracy: A new challenge for measuring democracy [J].
Kneuer, Marianne .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016, 37 (05) :666-678
[3]  
The Uncertainty of Digital Politics: Democracy's Uneasy Relationship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J].BENJAMIN R. BARBER.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2001, 1
[4]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M].;.人民出版社.2015,
[5]  
大数据时代.[M].迈耶-舍恩伯格.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6]  
极端的人群.[M].(美) 桑斯坦; 著.新华出版社.2010,
[7]  
协商民主.[M].(美) 博曼; (美) 雷吉; 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8]  
中办国办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N]..人民日报.2016,
[9]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
[10]  
中办印发《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N]..人民日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