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界水污染冲突环境政策分析

被引:9
作者
汪小勇 [1 ]
万玉秋 [1 ]
姜文 [2 ]
朱晓东 [1 ]
缪旭波 [3 ]
李杨帆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3] 环境保护部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关键词
跨界污染; 空间尺度; 多准则决策; 争端解决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01 [环境保护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跨界水污染纠纷已经严重影响到区域间环境和社会稳定。在我国传统条块结合的环境管理体制下,由跨界水污染引发的利益冲突和纠纷持续不断。尽管我国跨区域水污染纠纷协调机制尚未建立,但在许多地区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应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可以评估和比较跨界水环境管理条约,识别最可取的条约,同时可以对现有的条约提供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本文应用多准则决策分析之一的消元法,通过三个主要指标共11条标准,对我国跨国界、省界、市界和跨流域4个不同层次的单边和多边跨界环境管理条约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显示,我国跨界水环境条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我国各层级跨界水环境管理政策在法律上缺乏有效的程序性立法;执行上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和配套机制,执行不力;争端解决机制缺乏有效的管理机构、依法处理程序和磋商解决机制。通过对现存条约的分析比较和提供建议,为构建我国跨区域水污染纠纷协调机制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区域环境管理机制探讨 [J].
万薇 ;
张世秋 ;
邹文博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3) :449-456
[2]   论流域跨界水污染的府际合作治理机制 [J].
易志斌 ;
马晓明 .
社会科学, 2009, (03) :20-25+187
[3]   跨区域环境治理与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 [J].
杨妍 ;
孙涛 .
中国行政管理, 2009, (01) :66-69
[4]   我国跨行政区环境管理协调机制建设的策略研究 [J].
马强 ;
秦佩恒 ;
白钰 ;
曾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5) :133-138
[5]   从淮河治污看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经验和教训 [J].
王灿发 .
环境保护, 2007, (14) :30-35
[6]   我国跨行政区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管理机制的研究——以江浙边界水污染治理为例 [J].
施祖麟 ;
毕亮亮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3) :3-9
[7]   长三角地区跨界水事纠纷协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
唐震 ;
周彧 ;
周海炜 .
水利经济, 2007, (02) :70-72+77+84
[8]   跨国界污染案例对处理松花江污染事件的启示 [J].
李娜 ;
葛察忠 ;
李晓琼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5) :138-141
[9]   我国跨界水污染治理的体制矛盾及其协商解决 [J].
周海炜 ;
钟尉 ;
唐震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234-239
[10]   跨行政区水环境管理立法研究 [J].
王灿发 .
现代法学, 2005, (05) :13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