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权:制度构造与中国本土化研究

被引:19
作者
于浩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被遗忘权; 隐私权; 个人信息权; 言论自由;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8.03.014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被遗忘权是法律为应对现代资讯科技产生威胁的一种权利设置,是对传统信息删除权的扩张,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问题更加凸显。就制度构造而言,被遗忘权以个人信息主体为权利主体、以信息控制者为义务主体、以特定的个人网络信息为权利客体。在域外适用上,基于隐私权和言论自由的认识及重视差异,欧盟和美国对被遗忘权的理论基础和保护路径态度迥异。立足于中国现实及已有司法裁判,应当从"人格利益"出发,将被遗忘权认定为个人信息权而非隐私权,以现有的《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范为基础,依托未来制定的民法,进一步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充分实现被遗忘权的中国本土化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7+176 +176-17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我国网民规模达7.5亿.[N].李政葳;.光明日报.2017,
[2]  
有一种权利叫“被遗忘权”.[N].文海宣;.经济参考报.2016,
[3]  
被遗忘权案折射民事权利新要求.[N].刘勋;.法制日报.2016,
[4]  
大数据时代的“被遗忘权”之争.[N].胡红梅;.法制日报.2014,
[5]  
“被遗忘权”背后的法律博弈.[N].陈昶屹;.北京日报.2014,
[6]   被遗忘权:传统元素、新语境与利益衡量 [J].
刘文杰 .
法学研究, 2018, 40 (02) :24-41
[8]   个人信息:法益抑或民事权利——对《民法总则》第111条规定的“个人信息”之解读 [J].
杨立新 .
法学论坛, 2018, 33 (01) :34-45
[9]   大数据时代的刑事领域被遗忘权 [J].
郑曦 .
求是学刊, 2017, 44 (06) :97-104
[10]   被遗忘权:网络空间的隐私保护与治理——基于全球部分国家的立法与实践分析 [J].
殷乐 ;
于晓敏 .
新闻与写作, 2017, (01)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