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区域协调: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趋向分析——兼论区域经济政策“碎片化”现象

被引:29
作者
丁任重 [1 ,2 ]
陈姝兴 [1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四川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区域政策; 区域规划碎片化; 大区域协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我国区域规划制定在新世纪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规划区域数量剧增,种类繁多,规划目标功能强化和更加的多样化,区域经济政策也更加注重地区特色优势。同时,区域规划制定和实施中存在着区域规划政策碎片化、普惠化、非动力化等问题。未来的规划要联系国家总体规划,不仅要有区域的个性化,更要注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把握好战略性、大局性的基本取向;注重区域协调机制化,强化各规划间的有效衔接;未来规划还需要区域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依靠区域自身发展修炼,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发展的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 [J].
楚尔鸣 ;
马永军 .
区域经济评论, 2013, (03) :59-66
[2]   我国近年来密集推出的区域规划:特征、问题与取向 [J].
陈秀山 ;
董继红 ;
张帆 .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2, 28 (02) :5-12
[3]   跨区域规划的执行机理与系统优化——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J].
杜德昌 ;
卢中华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2 (04) :118-124
[4]   中国省际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研究 [J].
黄新飞 ;
舒元 .
管理世界, 2010, (07) :56-65
[5]   西部大开发成效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 [J].
刘生龙 ;
王亚华 ;
胡鞍钢 .
经济研究, 2009, 44 (09) :94-105
[6]   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 [J].
徐康宁 ;
韩剑 .
经济学家, 2005, (06) :97-103
[7]   试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促动与企业发展 [J].
姚慧琴 .
管理世界, 2004, (08) :133-134
[8]  
论中国区域经济布局新特征——兼评梯度推移理论[J]. 丁任重.经济学动态. 2006 (12)
[9]  
西部经济发展与资源承载力研究[M]. 人民出版社 , 丁任重主编, 2005
[10]  
区域经济理论[M]. 商务印书馆 , 陈秀山,张可云[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