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效应

被引:340
作者
徐维祥 [1 ]
周建平 [1 ]
刘程军 [2 ]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2]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 空间异质性;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1201 ;
摘要
为探讨数字经济对城市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效应,基于2011—2017年286个城市面板数据综合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及空间DID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发展格局从"多点式"零星分布向"组团式"聚集形态转变,但各城市发展层级差距仍未改善,长三角成为重要的数字经济高水平集聚区。(2)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改善了城市碳排放,通过引入"智慧城市"这一外生政策冲击进行检验,发现结论具有稳健性,而且这种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负向影响作用较强,位于城市群内部的区域受数字经济的影响更大。(3)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作用在不同经济圈层内有所差异,空间外溢具有边界效应,在1100km处外溢达到峰值。(4)数字产业发展、数字创新能力以及数字普惠金融是数字经济影响城市碳排放效应发挥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29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中国城市人口规模、产业集聚与碳排放 [J].
张华明 ;
元鹏飞 ;
朱治双 .
中国环境科学, 2021, 41 (05) :2459-2470
[2]   中国城市物流创新的空间网络特征及驱动机制 [J].
孙春晓 ;
裴小忠 ;
刘程军 ;
卜庆军 .
地理研究, 2021, 40 (05) :1354-1371
[3]   数字经济、创新环境与城市创新能力 [J].
韩璐 ;
陈松 ;
梁玲玲 .
科研管理, 2021, 42 (04) :35-45
[4]   城市的电商化转型推动了绿色高质量发展吗?——基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 [J].
刘乃全 ;
邓敏 ;
曹希广 .
财经研究, 2021, 47 (04) :49-63
[5]   碳排放权交易是否“加速”降低了碳排放量和碳强度? [J].
姬新龙 ;
杨钊 .
商业研究, 2021, (02) :46-55
[6]   数字普惠金融、碳排放与全要素生产率 [J].
贺茂斌 ;
杨晓维 .
金融论坛, 2021, 26 (02) :18-25
[7]   数字经济能否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J].
张腾 ;
蒋伏心 ;
韦朕韬 .
经济问题探索, 2021, (01) :25-39
[8]   产业协同集聚、空间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效率 [J].
原毅军 ;
高康 .
科学学研究, 2020, 38 (11) :1966-1975+2007
[9]   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J].
赵涛 ;
张智 ;
梁上坤 .
管理世界, 2020, 36 (10) :65-76
[10]   中国能源行业碳排放强度下降过程中的省际减排成效评价 [J].
崔盼盼 ;
赵媛 ;
郝丽莎 ;
夏四友 ;
许昕 ;
唐文敏 .
地理研究, 2020, 39 (08) :1864-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