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制度的思考

被引:7
作者
周庆山
机构
[1]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监管模式; 多元治理;
D O I
10.16775/j.cnki.10-1285/d.2018.01.008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主要是指政府部门从执法、监督、管理和规范角度,针对个人信息的采集、处理、利用和服务进行监督管理,并加以规范的制度。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具体的管理体系,这个管理体系包括具体管理机构、管理权责、管理手段、管理依据及管理人员的配备等方面。国外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模式较为多元,比如在政府机构内部设立保护机构,依法设立专门的隐私保护机构,设立跨行政部门的专门委员会,建立隐私保护监察机构,在企业或其他机构设置隐私或数据保护机构等。我们应该借鉴有益经验,结合实际,做好顶层设计,完善个人信息管理、保护和运营政策,健全个人数据安全和保护管理体系,同时推进个人信息行业自律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跨境数据流动管理实践及对策建议研究 [J].
何波 ;
石月 .
互联网天地, 2016, (12) :29-32
[2]  
不让个人隐私成为互联网繁荣的牺牲品[N]. 王融,石月. 人民邮电. 2013 (006)
[3]  
北欧的Ombudsman制度与反腐败[N]. 胡杨.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09 (004)
[4]  
The structures of centralized governmental privacy protection: approaches, models, and analysis[J] . Paul T Jaeger,Charles R McClure,Bruce T Frase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 200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