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性资源紧张:减负难减的症结所在

被引:12
作者
周兆海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生存性资源; 减负; 教育竞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减负"早已被社会各界所知,多方亦欲合力解决这个长期困扰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但问题依旧,反而有愈加严重之态势。主要表现为:为何不同学生群体的课业负担不同;为何越接近于质量较高的教育系统,学生课业负担越重;为何人们无法抗拒课业负担等。减负难减的原因在于教育是个体获得生存性资源的门阶条件,然而生存性资源紧张加剧教育竞争,进而使减负缺乏合力。要从根本上实现减负,首要前提是扩散生存性资源以缓解教育竞争,在此基础上转化减负理念以促成减负共识,同时完善制度内容以形成减负合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教育改革中的问题辨析 [J].
项贤明 .
中国教育学刊, 2015, (01) :1-5
[2]   资源重新积聚背景下的底层社会形成 [J].
孙立平 .
战略与管理, 2002, (01) :18-26
[3]  
理念的力量.[M].张维迎.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
[4]  
宏观社会学.[M].桑德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  
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M].徐秀丽; 王先明;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6]  
暴力与社会秩序.[M].诺思;瓦利斯;韦格斯特.格致出版社.2013,
[7]  
社会契约论.[M].(法) 卢梭 (Rousseau;J.J.) ; 著.商务印书馆.2010,
[8]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美)塞缪尔·P. 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  
经济行为与制度.[M].(冰)思拉恩·埃格特森(ThrainnEggertsson)著;吴经邦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
[10]  
国家的视角.[M].(美)詹姆斯·C.斯科特(JamesC.Scott)著;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