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多重效应及影响

被引:60
作者
谢璐 [1 ]
韩文龙 [2 ]
陈翥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2]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替代效应; 补偿效应; 时间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人工智能将会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尤其会对现行的就业结构、就业范围和就业质量等产生深刻影响。人工智能对就业具有破坏性的替代效应、创造性的补偿效应和跨期的时间效应。要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以及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结合中国实际,加快人工智能产业的扩大再生产,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加强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适应新技术变革的劳动技能;普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教育,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障和工资保险为核心的劳动者保护制度体系,降低劳动者可能面临的生存风险,以便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对中国就业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人工智能发展的喜与忧 [J].
尹蕾 ;
王让新 .
人民论坛, 2018, (35) :84-85
[2]   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效应研究 [J].
吕荣杰 ;
郝力晓 .
工业技术经济, 2018, 37 (12) :131-137
[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人工智能的劳动力替代效应——基于跨国面板数据和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J].
陈秋霖 ;
许多 ;
周羿 .
中国人口科学, 2018, (06) :30-42+126
[4]   人工智能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J].
乔晓楠 ;
郗艳萍 .
经济纵横, 2018, (06) :81-91
[5]   论当代人工智能的技术特点及其对劳动者的影响 [J].
沈文玮 .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04) :63-69
[6]   人工智能与中国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J].
蒋南平 ;
邹宇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01) :130-138
[7]   哪些工作岗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 [J].
李晓华 .
人民论坛, 2018, (02) :33-35
[8]   人工智能、智能经济与智能劳动价值——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考 [J].
何玉长 ;
宗素娟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7, (10) :36-43+107
[9]  
人工智能“就业威胁论”是伪命题?[N]. 杨婉云.通信产业报. 2018 (010)
[10]  
共产党宣言[M]. 人民出版社 , (德) 马克思,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