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利用交叉学科 培养创新人才
被引:13
作者
:
赵胜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大学
赵胜岩
陈书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大学
陈书智
邱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大学
邱岩
机构
:
[1]
东北大学
来源
:
中国冶金教育
|
2008年
/ 01期
关键词
:
交叉学科;
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D O I
:
10.16312/j.cnki.cn11-3775/g4.2008.01.012
中图分类号
:
G64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C961 [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
学科分类号
:
040102 ;
120202 ;
1204 ;
摘要
:
交叉学科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本文简要分析了创新人才的特点和应具备的素质,阐述了交叉学科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特征,同时探讨了交叉学科作为孕育创新人才摇篮的有利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4+16 +1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MIT跨学科博士生的培养及其启示
[J].
熊华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熊华军
.
比较教育研究,
2006,
(04)
:46
-49
[2]
高校跨学科专业发展探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楚佳
.
高等教育研究,
2002,
(06)
:76
-79
[3]
跨学科、跨专业培养研究生的途径探讨
[J].
罗仕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罗仕鉴
;
陈杭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陈杭渝
;
孙守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孙守迁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2,
(06)
:76
-77
[4]
浅议交叉学科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
[J].
胡之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化学系!兰州
胡之德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1,
(01)
:8
-10
[5]
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研究[D]. 李丽琴.中南大学. 2005
←
1
→
共 5 条
[1]
MIT跨学科博士生的培养及其启示
[J].
熊华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熊华军
.
比较教育研究,
2006,
(04)
:46
-49
[2]
高校跨学科专业发展探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楚佳
.
高等教育研究,
2002,
(06)
:76
-79
[3]
跨学科、跨专业培养研究生的途径探讨
[J].
罗仕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罗仕鉴
;
陈杭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陈杭渝
;
孙守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孙守迁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2,
(06)
:76
-77
[4]
浅议交叉学科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
[J].
胡之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化学系!兰州
胡之德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1,
(01)
:8
-10
[5]
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研究[D]. 李丽琴.中南大学. 200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