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企业进退出与TFP变动的动态分解

被引:4
作者
陈雯
李强
机构
[1]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关键词
工业企业; 进入率; 退出率; 全要素生产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0202 ;
摘要
我国工业企业具有较高的进入率与退出率,而且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也比较大。利用1999—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对企业的进入退出行为进行分析,并应用Melitz和Polanec提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动态分解新方法,可对我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递增的,这主要是由存续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递增和市场份额的变动贡献的。退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值比存续企业的低,除个别年份外,新进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低于存续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4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进入退出与生产率动态演化 [J].
毛其淋 ;
盛斌 .
经济研究, 2013, 48 (04) :16-29
[2]   进入退出、竞争与中国工业部门的生产率——开放竞争作为一个效率增进过程 [J].
李平 ;
简泽 ;
江飞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9) :3-21
[3]   企业演化: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 [J].
李玉红 ;
王皓 ;
郑玉歆 .
经济研究, 2008, (06) :12-24
[4]   企业生产率的代际效应和年龄效应 [J].
周黎安 ;
张维迎 ;
顾全林 ;
汪淼军 .
经济学(季刊), 2007, (04) :1297-1318
[5]   我国省份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 [J].
龚六堂 ;
谢丹阳 .
经济研究, 2004, (01) :45-53
[6]  
Creative accounting or creative destruction? Firm-level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ese manufacturing[J] . Loren Brandt,Johannes Van Biesebroeck,Yifan Zhang.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2011 (2)
[7]   Firm-level evidence on productivity differentials and turnover in Taiwanese manufacturing [J].
Aw, BY ;
Chen, XM ;
Roberts, MJ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1, 66 (01) :51-86
[8]  
Firm productivity in Israeli industry 1979–1988[J] . Zvi Griliches,Haim Regev.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 1995 (1)
[9]  
Productivity Dynamics in Manufacturing Plants[J] .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Microecono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