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下沙高教东区学生行为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12
作者
祁黄雄
陈立章
机构
[1] 浙江财经学院城乡规划与环境管理研究所
关键词
大学城; 大学生行为; 行为时空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5.5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以杭州下沙高教东区为例,尝试探讨空间要素对大学生生活、学习等行为的时空影响,从大学生的需求出发,为完善大学城规划发展提供案例数据和思路。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以杭州下沙高教东区部分大学的大学生日常行为调查问卷为基础,对其行为的时空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与处于市区的老校区学生进行对比。调查表明,新生和高年级学生行为空间模式和空间选择存在差异,新老校区的学生之间同样也存在差异。进而,探讨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总结出目前高教东区空间布局对学生行为的影响主要有:(1)功能分区;(2)校园区位与对外交通;(3)树形空间结构;(4)公共空间及设施布局。由此提出建议:(1)东区有必要考虑优化管理体制提高配套设施的共享效率;(2)加强高校与城市社区的互动;(3)大学城规划建设进一步"以人为本"满足师生合理的空间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281 / 12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活动分析法的人类空间行为研究 [J].
柴彦威 ;
沈洁 .
地理科学, 2008, (05) :594-600
[2]   基于居民购物消费行为的上海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 [J].
柴彦威 ;
翁桂兰 ;
沈洁 .
地理研究, 2008, (04) :897-906
[3]   当代中国大学城学生行为空间研究——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J].
王保森 .
规划师, 2007, (12) :79-83
[4]   基于现实生活的大学城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J].
苏勇 ;
戴秋思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5, (03) :23-29
[5]   杭州下沙高教园区规划设计 [J].
顾哲 ;
华晨 .
建筑学报, 2005, (03) :22-25
[6]   从新老校园的对比到设计的反思——浙大新老校区教学组团使用现状的思考 [J].
罗卿平 ;
陈健 .
华中建筑, 2004, (02) :61-64
[7]   我国大学城的几种典型模式及其特点 [J].
王爱华 ;
张黎 .
中国高教研究, 2004, (03) :68-69
[8]   理性的综合城市规划模式在西方的百年历程 [J].
李强 ;
张鲸 ;
杨开忠 .
城市规划汇刊, 2003, (06) :76-80+96
[9]   大学城概念论 [J].
杨天平 ;
陈小东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2) :86-89
[10]   西方国家大学城的演变与发展 [J].
杨天平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3)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