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不同施肥制度下水稻灌区面源污染排放的数值模拟
被引:18
|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伟达
[
1
,
2
]
崔远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崔远来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建鹏
[
1
]
何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何军
[
1
]
机构
:
[1]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来源
:
灌溉排水学报
|
2011年
/ 30卷
/ 02期
关键词
:
水稻灌区;
改进SWAT模型;
面源污染;
施肥制度;
D O I
:
10.13522/j.cnki.ggps.2011.02.009
中图分类号
: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
0815 ;
摘要
:
以我国南方典型水稻种植区漳河灌区的杨树垱小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基于改进的SWAT模型,应用研究区2005—2009年径流监测资料和2009年氮磷污染负荷实测数据对主要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模拟分析了不同施肥制度下的氮磷负荷排放规律,结果表明,减少水稻田的施肥量和增加施肥次数,可以有效的降低稻田氮磷污染负荷的排放量,以及杨树垱水库的入库负荷,模拟结果可为高效、减污的水稻灌区施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基于SWAT的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Ⅱ.模型应用
代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桂林工学院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代俊峰
崔远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崔远来
[J].
水利学报,
2009,
40
(03)
: 311
-
318
[2]
基于SWAT的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Ⅰ.模型构建的原理与方法
代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桂林工学院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代俊峰
崔远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崔远来
[J].
水利学报,
2009,
40
(02)
: 145
-
152
[3]
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田土壤养分淋溶规律的原位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宗新
董树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董树亭
王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空军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鹏
张吉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吉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庆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春晓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1)
: 65
-
70
[4]
冀南稻麦轮作区化肥施用与氮磷流失状况分析
马保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
马保国
刘永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
刘永朝
薛进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农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
薛进军
[J].
灌溉排水学报,
2007,
(03)
: 72
-
74
[5]
稻田土壤中氮素运移转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尹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尹娟
王南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王南江
勉韶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勉韶平
[J].
灌溉排水学报,
2005,
(03)
: 5
-
7+26
[6]
不同水肥条件下水稻氮素运移与转化规律研究
崔远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崔远来
李远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远华
吕国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吕国安
沙宗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沙宗尧
[J].
水科学进展,
2004,
(03)
: 280
-
285
[7]
非点源污染模型[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郝芳华, 2006
←
1
→
共 7 条
[1]
基于SWAT的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Ⅱ.模型应用
代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桂林工学院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代俊峰
崔远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崔远来
[J].
水利学报,
2009,
40
(03)
: 311
-
318
[2]
基于SWAT的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Ⅰ.模型构建的原理与方法
代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桂林工学院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代俊峰
崔远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崔远来
[J].
水利学报,
2009,
40
(02)
: 145
-
152
[3]
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田土壤养分淋溶规律的原位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宗新
董树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董树亭
王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空军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鹏
张吉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吉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庆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春晓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1)
: 65
-
70
[4]
冀南稻麦轮作区化肥施用与氮磷流失状况分析
马保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
马保国
刘永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
刘永朝
薛进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农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
薛进军
[J].
灌溉排水学报,
2007,
(03)
: 72
-
74
[5]
稻田土壤中氮素运移转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尹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尹娟
王南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王南江
勉韶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勉韶平
[J].
灌溉排水学报,
2005,
(03)
: 5
-
7+26
[6]
不同水肥条件下水稻氮素运移与转化规律研究
崔远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崔远来
李远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远华
吕国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吕国安
沙宗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沙宗尧
[J].
水科学进展,
2004,
(03)
: 280
-
285
[7]
非点源污染模型[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郝芳华, 20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