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平原耕地功能演变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130
|
作者
张英男 [1 ,2 ,3 ]
龙花楼 [1 ,3 ,4 ]
戈大专 [1 ,2 ,3 ]
屠爽爽 [1 ,5 ]
曲艺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
[4]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5]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耕地功能; 演变; 时空特征; 驱动机制; 土地利用转型; 黄淮海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本文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从经济、社会及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了耕地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黄淮海平原耕地功能演化的时空特征,利用耦合动态度模型探讨了耕地功能间耦合关系的演变。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耕地功能演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0年间,冀中南及豫东地区部分欠发达县市耕地经济功能明显增强,发达的城市群及其腹地受工业化及城镇化影响较大,耕地经济功能持续下降;60.29%的县域单元耕地的社会功能下降,增强区主要集聚于郑州北部、德州及沧州西部、烟台、威海等区域;生态功能变化在空间格局上基本形成了以豫北、山东中部山地丘陵区为核心的增长区以及以环京津、环济南地区为核心的持续下降区。(2)黄淮海平原耕地经济、社会及生态功能的耦合度及协调度空间差异显著,且退耦化现象日渐突出;经济发达地区耕地的社会及生态功能演化速率普遍滞后于经济功能。(3)黄淮海平原耕地的功能演化是区域本底因素与外部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人口、产业的转型对耕地经济、社会及生态功能演化的强度及方向起决定性作用。并指出:黄淮海平原应激活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动力,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充分考虑耕地功能演化的区域分异特征,实行由发达城市地区到欠发达传统农区的差异化、多元化的耕地多功能利用与管理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18 / 534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 [1] 论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框架
    宋小青
    [J]. 地理学报, 2017, 72 (03) : 471 - 487
  • [2] 基于碳循环的黄淮海平原耕地固碳功能研究
    陈丽
    郝晋珉
    王峰
    尹钰莹
    高阳
    段文凯
    杨君
    [J]. 资源科学, 2016, 38 (06) : 1039 - 1053
  • [3] 武汉市耕地景观游憩功能与可达性的空间匹配格局
    柯新利
    李红艳
    刘荣霞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 (05) : 751 - 760
  • [4] 京津冀地区县域耕地景观多功能性评价
    彭建
    刘志聪
    刘焱序
    陈昕
    赵会娟
    [J]. 生态学报, 2016, 36 (08) : 2274 - 2285
  • [5] 黄淮海平原农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动力机制
    刘永强
    龙花楼
    [J]. 地理学报, 2016, 71 (04) : 666 - 679
  • [6] 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资源功能的时空演变
    罗成
    蔡银莺
    [J]. 经济地理, 2016, 36 (03) : 153 - 161
  • [7] 1949年以来中国耕地功能变化(英文)
    宋小青
    黄元
    吴志峰
    欧阳竹
    [J].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5, 25 (07) : 817 - 835
  • [8] 中国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特征
    杨忍
    刘彦随
    龙花楼
    [J]. 地理研究, 2015, 34 (03) : 475 - 486
  • [9] 生态用地分类初步研究
    龙花楼
    刘永强
    李婷婷
    王静
    刘爱霞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24 (01) : 1 - 7
  • [10] Assessing the Real Value of Farmland in China[J]. HU Rong,QIU Dao-chi,XIE De-ti,WANG Xin-ya,ZHANG Lin.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