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南京城市扩展研究

被引:93
作者
李飞雪
李满春
刘永学
梁健
陈振杰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市扩展; 扩展模式; 遥感; 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论文以南京市为研究区,以1949、1976年航空影像,1988—2003年陆地卫星(MSS、TM、ETM+等传感器)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信息提取技术,获取南京市城市扩展信息。结合南京市经济社会数据,从扩展强度、人口-城市扩展指数、分形维数、扩展方向等方面分析了南京市城市扩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探讨南京城市扩展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①1949—2003年南京城市规模扩展了10.15倍,城市扩展表现为3个阶段:1949—1976年为第一阶段,城市扩展表现为低强度的准圈层式外延;1976—1988年为第二阶段,城市扩展强度有所提高,圈层外延与跳跃式发展并存;第3阶段为1988—2003年,扩展强度达到18.79%,跳跃式发展和连接式发展表现突出;②城市扩展呈现沿轴线扩展的特征,扩展轴沿长江向东北—西南方向延伸,城市重心向北部振荡后向东南方向转移;③南京城市扩展在城区和郊区分别表现为紧密扩展和稀疏扩展,1949年以来,南京城市空间形态日趋复杂,但自进入21世纪后,城市空间形态趋于稳定,表明南京城市扩展存在由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④城市扩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扩展阶段,不同的因素组合占主导。总体上看,经济发展是城市规模扩展的主导因素,城市空间格局、空间形态的变化更多地受政策因素的影响。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大了城市框架,行政区划调整为城市扩展提供了空间,城市总体规划为城市扩展提供了空间导向。
引用
收藏
页码:524 / 53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长沙城市土地扩张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周国华 ;
贺艳华 .
地理学报, 2006, (11) :1171-1180
[2]   基于粗集的知识发现与地理模拟——以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为例 [J].
杨青生 ;
黎夏 .
地理学报, 2006, (08) :882-894
[3]   1900年以来长春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张机理分析 [J].
匡文慧 ;
张树文 ;
张养贞 ;
盛艳 .
地理学报, 2005, (05) :841-850
[4]   西安城市扩张及其驱动力分析 [J].
吴宏安 ;
蒋建军 ;
周杰 ;
张海龙 ;
张丽 ;
艾莉 .
地理学报, 2005, (01) :143-150
[5]   常熟市城镇用地扩展分析 [J].
马荣华 ;
陈雯 ;
陈小卉 ;
段学军 .
地理学报, 2004, (03) :418-426
[6]   基于灰色局势决策规则的元胞自动机城市扩展模型 [J].
刘耀林 ;
刘艳芳 ;
明冬萍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4, (01) :7-13
[7]   珠江三角洲城镇用地扩展的城市化背景研究 [J].
张文忠 ;
王传胜 ;
薛东前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5) :575-582
[8]   上海城市用地扩展强度、模式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J].
李晓文 ;
方精云 ;
朴世龙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4) :412-422
[9]   石家庄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变化 [J].
张军岩 ;
贾绍凤 ;
高婷 .
地理学报, 2003, (04) :620-628
[10]   大都市区城市扩展模型——以北京城市扩展模拟为例 [J].
何春阳 ;
陈晋 ;
史培军 ;
范一大 .
地理学报, 2003, (02) :29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