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可以中立吗?——“零工经济”的新可能

被引:17
作者
贾开
机构
[1]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算法政治; 零工经济; 大众生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1 [世界];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1201 ;
摘要
<正>零工经济的演化与争议:从"大众生产"到"平台依赖"近年来,得益于数字技术的进步与互联网业态的快速发展,以电子商务、网约车、外卖、内容付费、短视频、灵活用工等为主要体现形式的"零工经济"逐渐兴起,成为当前时代的重要劳动和生产组织形式。2016年麦肯锡报告显示,美国和欧洲参与零工经济的劳动力已经达到了1.63亿人;而在中国范围内,相关研究报告估计2020年后参与者也将过亿。[1]伴随规模和影响的扩大,"零工经济"引发的争议也日趋激烈。内容平台上的盗版侵权、网约车的准入门槛、外卖员的劳动保护,都成为引发广泛关注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议题。"零工经济"一方面被视为技术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的代表,另一方面又被质疑为新兴资本逃避传统规制体系的"帮凶"。针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4+159 +15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数字治理的反思与改革研究:三重分离、计算性争论与治理融合创新 [J].
贾开 .
电子政务, 2020, (05) :40-48
[2]   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 [J].
崔之元 .
读书, 1996, (03) :11-21
[3]  
生产力[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 诺布尔, 2007
[4]  
皇帝新脑[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英]罗杰·彭罗斯, 1995
[5]   Is chess the drosophil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social history of an algorithm [J].
Ensmenger, Nathan .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2012, 42 (01) :5-30
[6]   DO ARTIFACTS HAVE POLITICS [J].
WINNER, L .
DAEDALUS, 1980, 109 (01) :121-136
[7]  
Authoritarian and Democratic Technics[J] . Technology and Culture . 196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