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都市文旅融合一体化发展研究

被引:12
作者
李萌
胡晓亮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G127 [地方文化与文化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60107 ; 060207 ;
摘要
文旅融合与长三角一体化是目前国家有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顶层决策,也是长三角业界和学界的热点话题。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他在讲话中指出,在长三角城市发展方面,不能一律大拆大建,要注意保护好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方面要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本栏目就此专题约请三位高校和政府研究机构的学者,分别撰文从学理和实践的不同层面进行探讨。潘立勇从学理上梳理了文化与旅游的体用关系,认为文旅关系的定位需要分两个层次,在存在的范畴,两者属于体用关系,有必要以中国传统的"体用"观代替现行的"魂体"观,强调"文化是体,旅游是用";在应用或产业的层面,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灵魂和动力是文创,因而更贴切的表述是"文创为魂,旅游为体"。文旅之间一要强调体用无间,由体而用,二要通过创意予文化以最恰如其分的呈现。孙以栋、俞强着重探讨长三角乡村文旅融合一体化问题,分析长三角乡村文旅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乡村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强调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发展体系,提出发展的行动任务及相关保障机制,为加快推动长三角地区乡村文旅发展转型升级,为实现中国乡村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经济文化协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李萌、胡晓亮着重探讨长三角都市文旅融合一体化问题,认为长三角都市文旅融合一体化具有科学的学理依据和良好政策红利,具备的优越区域、产业、市场基础,已取得明显成效,但需要从提升战略定位、构建品牌形象、明确重点内容、创新业态模式、完善治理机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长三角都市文旅融合。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都市旅游研究前沿热点[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章海荣, 2008
[2]  
都市旅游集成竞争优势研究[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王慧敏, 2007
[3]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卞显红,王苏洁著, 2006
[4]  
文旅融合,城市发展新动能. 范周. 中国文化报 . 2019
[5]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演化阶段及其供需耦合 [J].
崔凤军 ;
何晓霜 ;
李山 ;
钟章奇 .
世界地理研究, 2018, 27 (06) :42-53
[6]   从区域到场域:文化和旅游关系的再认识 [J].
马勇 ;
童昀 .
旅游学刊, 2019, 34 (04) :7-9
[7]  
以全域旅游推进一体化. 李萌. 解放日报 . 2019
[8]   创意旅游:地方创生视野下的文旅融合 [J].
向勇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 (11) :64-70
[9]   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一个新的增长极 [J].
燕连福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 (11) :71-79
[10]   基于百度指数的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结构演变探究 [J].
邓祖涛 .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9, 40 (11) :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