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提高能源效率的目标设计

被引:11
作者
蔡圣华 [1 ]
杜立民 [2 ]
毕清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2] 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能源效率; 能源强度; 目标设计;
D O 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2.03.010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能源效率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样本内拟合标准和样本外预测标准进行模型选择,以确定最优的计量模型,进而对"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提高能源效率的目标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人均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政府科研支出、技术进步、能源价格以及资本调整速度都对我国的能源使用效率有重要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切照旧情景下,"十二五"期间我国的节能潜力也可达到5%左右。而在政府制定适当的节能政策的情况下,"十二五"期间的节能潜力可以达到14%至17%左右,但是更高的节能目标不容易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 [J].
王小鲁 ;
樊纲 ;
刘鹏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4-16
[2]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分析 [J].
齐绍洲 ;
罗威 .
经济研究, 2007, (07) :74-81
[3]   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 [J].
史丹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0) :49-58
[4]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1980—2004 [J].
吴巧生 ;
成金华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 (10) :34-40
[5]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6]   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 [J].
史丹 .
经济研究, 2002, (09) :49-56+94
[7]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energy intensity and its determinants at the state level [J].
Metcalf, Gilbert E. .
ENERGY JOURNAL, 2008, 29 (03) :1-26
[8]   Forecasting the path of China's CO2 emissions using province-level information [J].
Auffhammer, Maximilian ;
Carson, Richard T.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08, 55 (03) :229-247
[9]  
What induced China's energy intensity to fluctuate: 1997–2006?[J] . Hua Liao,Ying Fan,Yi-Ming Wei. Energy Policy . 2007 (9)
[10]  
What is energy efficiency?[J] . Murray G Patterson. Energy Policy . 199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