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与美国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的比较研究

被引:42
作者
顾汉龙
冯淑怡
张志林
曲福田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土地发展权转移; 制度环境; 治理结构; 资源配置;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06.020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通过对比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与美国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分析两项政策的共性及差异,为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政策建议。结果表明:两项政策本质上都是土地发展权的交易,但在产生背景、运作流程和实施效果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为了解决规划分区制度的刚性,我国和美国分别出台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和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但由于两国制度环境的差异,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美国选择了一种以市场和层级相结合的混合型治理结构,而我国则选择了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层级治理结构。虽然两项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规划分区制度的弹性,但现阶段,美国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在利益分配机制设计和耕地保护效果方面均优于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48+183 +1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评价与研究展望 [J].
任平 ;
周介铭 .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 (05) :97-102
[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的集体土地权益保护 [J].
谭静 .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02) :79-83
[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观察与思考 [J].
王振波 ;
方创琳 ;
王婧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1) :96-102
[4]   外部性作用下的耕地非农化权配置——“浙江模式”的可转让土地发展权真的有效率吗? [J].
张蔚文 ;
李学文 .
管理世界, 2011, (06) :47-62
[5]   美国新泽西州土地发展权转移银行的运作模式及其启示 [J].
陈佳骊 .
中国土地科学, 2011, 25 (05) :85-90
[6]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J].
易小燕 ;
陈印军 ;
肖碧林 ;
李倩倩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 (01) :10-13+23
[7]   国外土地发展权转让理论研究进展 [J].
靳相木 ;
沈子龙 .
经济地理, 2010, 30 (10) :1706-1711
[8]   论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的“浙江模式”——制度起源、操作模式及其重要含义 [J].
汪晖 ;
陶然 .
管理世界, 2009, (08) :39-52
[9]   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运作模式的探讨 [J].
王君 ;
朱玉碧 ;
郑财贵 .
农村经济, 2007, (08) :29-31
[10]   论美国的土地发展权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刘国臻 .
法学评论, 2007, (03) :14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