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草甸牧草产量形成过程及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分析

被引:46
|
作者
李英年
周华坤
沈振西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西宁
[3] 西宁
[4] 西宁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生长过程; 气象因子; 牧草产量; 关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1 [草原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高寒草甸牧草产量的形成过程与生物量的积累过程和自然界各种生物种群消长规律一样,可用逻辑斯谛生长函数来描述。随着季节的进程,依环境条件的周期变化表现为有缓慢积累-快速增加-相对稳定-折损减少等4个阶段。对气象因子影响高寒草甸牧草产量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高寒草甸地区降水量可基本满足牧草生长发育的需求,而温度因子则成为主要的限制因子。其气象因子影响程度大小的序次为:1月平均气温>5~8月平均气温>5~8月日照时数>5~8月水热综合配合(降水量与气 温的比值)>5~8月降水量>上年度末9~11月的降水量。在分辨系数取0.5的条件下,以上各因子所对应的关联度排列为:0.835>0.791>0.771>0.754>0.743>0.638。将上述各气象因子进行主成分处理后,建立评估或预报高寒草甸牧草产量的模拟模型方程:GW=a+aj覺j。其拟合及试报效果很好,可作高寒草甸牧草产量的评估或预测预报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232 / 2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