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类的考试理念:内涵、原则与策略

被引:10
作者
田建荣
尹达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分类考试; 分类招生; 学生差异;
D O I
10.16391/j.cnki.jyks.2016.06.008
中图分类号
G424.74 [考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分类考试以人本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原理、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本质上是广大考生根据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而自主选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自考组织、成人教育机构等继续深造的职业生涯规划选择,具有强烈的社会需要性、政策规定性、个体自主性与发展多元性,这是一种学校与考生自主双向选择与匹配的过程。分类考试要坚持针对性发展原则、人本性适合原则、协同性引领原则,采取诸如完善分类考试顶层设计、培育分类考试文化土壤、优化分类考录管培质量等策略,切实保障诸多利益相关者之利益最大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提升高职教育办学层次,维护促进教育公平——基于高考分类考试改革的视角 [J].
李勇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3 (04) :114-118
[2]   因材“施考”与“施教”:分类考试的精神内涵 [J].
李木洲 .
大学教育科学 , 2014, (03) :9-11
[3]   高考改革的新阶段思考 [J].
刘海峰 .
中国高等教育, 2014, (05) :14-16
[4]   台湾高考“分类考试”改革 [J].
王彦力 .
上海教育科研, 2014, (02) :40-43
[5]   我国招考制度改革的历史延续、国外借鉴与现实反思 [J].
尹达 ;
田建荣 .
考试研究, 2015, (04) :35-40
[6]  
利益相关者参与逻辑下的大学治理研究[M].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尹晓敏, 2010
[7]   学生差异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初探 [J].
程向阳 ;
华国栋 .
教育研究, 2006, (02) :60-63
[8]  
世界主要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研究[M]. 湖南人民出版社 , 符华兴, 2010
[9]   博弈论视角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J].
丁亚东 ;
薛海平 .
教育导刊, 2016, (02) :27-31
[10]   后大众化时期高等学校分类招生改革研究 [J].
谌姿 .
高等教育研究, 2015, 36 (08) :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