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温的潜在蒸散发量估算方法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应用比较

被引:33
|
作者
左德鹏
徐宗学
刘兆飞
机构
[1] 不详
[2]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潜在蒸散发量; 基于气温; 西北干旱区;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9.10.004
中图分类号
P426.2 [蒸发与蒸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石羊河流域两个气象站的历史数据,选取7种基于气温的潜在蒸散发量估算方法,以FAO56-PM法计算的ET作为参考值,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再用实测蒸发皿蒸发量对这些方法在西北干旱地区的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两个站使用7种方法的初始参数时,多数产生较大误差。校正参数后两个站所有方法在估算逐月ET和月平均ET时都得到明显改进。改进的Romanenko法在两个站所有月份以及全年误差都最小,其次是Hargreaves和Linacre法。用实测小型蒸发皿蒸发量进行验证时,改进的Romanenko法与其相关系数最高,为0.97,其次是Linacre和Hargreaves法。就气温法而言,校正参数后的Romanenko,Hargreav-es和Linacre法可在此研究区域用于估算ET,并建议优先选择Romanenko法,与小型蒸发皿的折算系数适宜选取0.60。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基于温度资料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方法
    丁加丽
    彭世彰
    徐俊增
    缴锡云
    罗玉峰
    [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 633 - 637
  • [2] 石羊河流域主要气象要素及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徐宗学
    李占玲
    史晓崑
    [J]. 资源科学, 2007, (05) : 121 - 128
  • [3] 几种基于温度的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方法的评价
    刘晓英
    李玉中
    王庆锁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6) : 12 - 18
  • [4] 近四十年中国蒸发皿蒸发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及潜在蒸散的估算[D]. 刘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5
  • [5] 工程水文学[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詹道江, 2000
  • [6] Temperature-based approaches for estimating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Trajkovic, S
    [J].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2005, 131 (04) : 316 -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