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维稳:困境与超越

被引:90
作者
唐皇凤
机构
[1]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维稳模式; 治理困境; 科学稳定观; 合作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维稳模式是一个国家治理模式核心特征的集中体现,展示了一个处于转型进程中的国家所面临的基本治理困境,而维稳模式的转型则明确昭示着一个国家政治建设的基本趋向。中国的社会政治稳定是一种刚性稳定和压力维稳,具有明显的运动式治理和组织化调控色彩。这种维稳模式具有明显的内在困境,集中体现为政治风险大,维稳成本高,有不断被异化和内卷化的趋势。有序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构建公平正义的现代国家制度体系,构建多中心的合作治理模式,实现中国维稳模式的现代转型,是转型中国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稳定政治”:中国维稳困境的政治学思考 [J].
容志 ;
陈奇星 .
政治学研究, 2011, (05) :87-96
[2]   官场中的维稳烦恼 [J].
王慧 .
领导文萃, 2010, (24) :85-88
[3]   维稳误区:异化与挑战 [J].
徐行 .
人民论坛, 2010, (27) :14-15
[4]   试论从刚性维稳向韧性维稳的转变 [J].
王梅枝 .
党政干部学刊, 2010, (04) :59-61
[6]  
维稳力量渗透基层每个角落[N]. 莫小松.法制日报. 2009 (002)
[7]  
抗争性政治[M]. 人民出版社 , 于建嵘, 2010
[8]  
转型与稳定[M]. 人民出版社 , 胡鞍钢, 2005
[9]  
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M]. 河南人民出版社 , 杨雪冬著, 2002
[10]  
正义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罗尔斯(Rawls,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