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搅乱著作权法的概念:“剽窃”

被引:27
作者
解亘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剽窃; 绝对权; 著作权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将"剽窃"作为著作权的侵害类型规定在《著作权法》中的立法体例,在比较法上实属特例。这样的立法安排不仅引发了体系上的矛盾,而且还因其浓厚的道德色彩而影响到了对著作权侵害的判断,并给司法鉴定带来了混乱。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绝对权理论在我国尚未扎根。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之策是将"剽窃"驱逐出《著作权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学术不端与知识产权——以学术剽窃及其治理为视角 [J].
杨利华 ;
冯晓青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6 (06) :93-98
[2]   美术作品相似是否构成“剽窃”的认定——对一起文字画作品侵权案的思考 [J].
杨巧 .
知识产权, 2010, 20 (04) :52-56
[3]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 [J].
王彬彬 .
文艺研究, 2010, (03) :126-138
[4]   司法鉴定基础理论研究 [J].
汪建成 .
法学家, 2009, (04) :1-27+157
[5]   剽窃的法经济学分析 [J].
周翼 .
探索与争鸣, 2009, (06) :50-53
[6]   基于段落相似度的论文抄袭判定 [J].
赵俊杰 ;
谢飞 .
电脑与电信, 2008, (08) :22-23+35
[7]   试论我国《著作权法》上的剽窃标准 [J].
杨嘉文 .
法制与经济(上半月), 2007, (06) :30-31
[8]   学术剽窃和法律内外的对策 [J].
方流芳 .
中国法学, 2006, (05) :155-169
[9]   学术规范中反剽窃的信息技术视角 [J].
王凌峰 .
图书与情报, 2006, (04) :53-56
[10]   试析抄袭的认定标准 [J].
朱显荣 .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5, (02) :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