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工智能机器人权利及其权利界限

被引:12
作者
杨学科
机构
[1]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人工智能机器人; 后人类主义; 机器的自由化程度; 道德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TP242 [机器人];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1111 ;
摘要
解决人工智能机器人权利的理论问题,对未来法律发展和制度措置尤为关键。从后人类主义的平权、扩权实践,人机相容的立场,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法律权利造反能力来看,赋予人工智能机器人权利是理论可证的。对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权利类型,可赋予人工智能机器人"电子人"法律人格,但基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实力差异、发展阶段差别,应多层次、差序化地进行赋权。另外,对人工智能权利限制在一定界限范围内赋予,预防人工智能机器人对人的伤害,也是解决人工智能机器人赋权难以解决问题的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我是阿尔法——论人机伦理 [J].
冯象 .
文化纵横, 2017, (06) :128-139
[2]   机器人怎么可能拥有权利 [J].
甘绍平 .
伦理学研究, 2017, (03) :126-130
[3]   论法律中人之形象建构:幸福人 [J].
杨学科 .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3, 26 (01) :58-61
[4]  
如何创造思维[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美) 库兹韦尔 (Kurzweil, 2013
[5]  
利维坦[M]. 商务印书馆 , (英) 霍布斯, 2011
[6]  
奇点临近[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美) 库兹韦尔 (Kurzweil, 2011
[7]  
民法总则论文选萃[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8]  
痛苦中的安乐[M]. 云南人民出版社 , (美)H.马尔库塞(H.Marcuse), 1998
[9]  
莎士比亚全集[M]. 人民文学出版社 , (英)莎士比亚著, 1994
[10]  
人论[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德]恩斯特·卡西尔,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