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遥感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应用潜力展望

被引:13
作者
江威 [1 ,2 ]
何国金 [1 ,3 ,4 ]
彭燕 [1 ,3 ,4 ]
王桂周 [1 ,3 ,4 ]
王猛猛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海南省地球观测重点实验室
[4] 三亚中科遥感研究所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夜光遥感; 地理科学内涵; 对地观测要素; 时空信息挖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面向"一带一路"战略对沿线国家空间认知的现实需求,阐述该战略的地理科学内涵。结合对地观测的优势和特点,总结"一带一路"对地观测应用领域。回顾夜光遥感在对地观测中的独特优势,指出夜光遥感在油气开采时空信息挖掘、社会经济参数估算、生态环境评估、城市化过程重建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认为夜光遥感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独特作用,契合该战略的地理科学内涵和对地观测科学要素,可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的空间信息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296 / 30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基于空间认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耕地利用模式 [J].
吴炳方 ;
曾红伟 ;
陈曦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5) :542-549
[2]   “丝绸之路经济带”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全球变化响应的空间认知 [J].
李新武 ;
张丽 ;
郭华东 ;
傅文学 ;
鹿琳琳 ;
邱玉宝 ;
王心源 ;
贾根锁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5) :559-566
[3]   “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观察与认知 [J].
王心源 ;
刘洁 ;
骆磊 ;
李丽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5) :550-558
[4]   “一带一路”的空间观测与“数字丝路”构建 [J].
郭华东 ;
肖函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5) :535-541+483
[5]   夜光遥感技术在评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兼论其对“一带一路”建设质量的保障 [J].
李德仁 ;
李熙 .
宏观质量研究, 2015, 3 (04) :1-8
[6]   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中国区域的校正及应用 [J].
曹子阳 ;
吴志峰 ;
匡耀求 ;
黄宁生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 17 (09) :1092-1102
[7]   国产遥感卫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应用 [J].
刘雪萍 ;
孙思佳 .
卫星应用, 2015, (08) :52-54
[8]   论夜光遥感数据挖掘 [J].
李德仁 ;
李熙 .
测绘学报, 2015, 44 (06) :591-601
[9]   基于陆路交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可达性与城市空间联系 [J].
曹小曙 ;
李涛 ;
杨文越 ;
黄晓燕 ;
殷江滨 ;
刘永伟 ;
梁斐雯 ;
王武林 ;
王妙妙 ;
陈慧灵 ;
张百献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6) :657-664
[10]   “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 [J].
杜德斌 ;
马亚华 .
地理研究, 2015, 34 (06) :100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