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控制综合管理对策

被引:132
作者
李培 [1 ]
王新 [1 ]
柴发合 [2 ]
王淑兰 [2 ]
王锷一 [3 ]
胡敏 [4 ]
王瑞斌 [5 ]
严刚 [6 ]
任洪岩 [7 ]
吴玉萍 [7 ]
谢永明 [1 ]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3] 环境保护部污染控制司
[4]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5]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6]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7]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关键词
城市; 大气颗粒物污染; 污染控制; 政策建议;
D O I
10.19758/j.cnki.issn1673-288x.2011.05.003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探索"十二五"期间我国大气污染控制途径,本文针对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区域性、复合性、复杂性特征和控制与治理任务的严峻形势,在回顾、总结和系统分析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的历程和经验基础上,解析我国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和途径,探讨大气颗粒物控制综合管理模式,提出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的相应政策建议。当前颗粒物成为我国大气污染最主要的污染物,且成为城市环境质量达标的关键指标,而目前大气环境质量管理体制和政策不能有效地解决颗粒物污染问题。因此,必须以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为出发点,以改善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削减一次颗粒物排放量为主线,以控制PM10、PM2.5以及其他污染物为重点,以科学的环境政策和产业与能源战略优化经济发展,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信息、行政、技术等综合措施,尽快制定实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管理办法》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编制技术指南》,构建全国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政策措施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2008中国环境质量报告.[M].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2]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ources of PM10 and PM2.5 Aerosols in Guangzhou, China [J].
Xinhua Wang ;
Xinhui Bi ;
Guoying Sheng ;
Jiamo Fu .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06, 119 :425-439
[3]   广州地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化学特征及来源解析 [J].
崔明明 ;
王雪松 ;
苏杭 ;
张远航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459-466
[4]   成都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 [J].
王淑兰 ;
柴发合 ;
周来东 ;
王琴玲 .
地理科学, 2006, (06) :717-721
[5]   济南市环境空气中TSP和PM10来源解析研究 [J].
冯银厂 ;
吴建会 ;
朱坦 ;
白志鹏 ;
闫怀忠 ;
谭晓哲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2) :1-5
[6]   杭州市区大气中PM10的污染特征及其源解析 [J].
王灿星 ;
易林 ;
林建忠 .
仪器仪表学报, 2003, (S2) :53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