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积极性质:“中国方案”出场的文化基因探析

被引:40
作者
张雄 [1 ]
朱璐 [1 ]
徐德忠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2]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儒商高等研究院
关键词
历史的积极性质; 历史的灵性; 现代性遭遇; 儒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中国方案"的出场绝非表象和偶然,是世界历史恒与变的结果,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遍精神不朽性"的当代显现。传统儒学只有在承载现代性体验、遭遇和转换之后才能真正地发现它内在的历史灵性。几百年来,西方现代性发展模式已逐渐暴露出其历史局限性。如何融入现代性、扬弃现代性,需要三对范畴的生态整合:"零和—和合"、"同情—良知"、"理性利己—义以生利",全面而又充分体现融中华文化之精粹与西方文化之优长为一体的哲学境界,或可为精准把握"中国方案"出场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性提供有价值的认知图示。
引用
收藏
页码:4 / 21+204 +204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论王阳明“一体之仁”的仁学思想 [J].
吴震 .
哲学研究, 2017, (01) :61-67+128
[2]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马克斯·韦伯, 2017
[3]  
四书章句集注[M]. 中华书局 , (宋) 朱熹, 2013
[4]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 商务印书馆 , (德) 康德 (Kant, 2009
[5]  
和合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立文, 2006
[6]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M]. 三联书店 , (美)冯·诺伊曼(JohnVonNeumann), 2004
[7]  
道德情操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英)亚当·斯密(AdamSmith)著, 2003
[8]  
国语集解[M]. 中华书局 , 王树民, 2002
[9]  
经济分析史[M]. 商务印书馆 , (美)熊彼特(Schumpeter, 1991
[10]  
文明:充满生死搏斗的神秘剧[M].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张雄,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