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功利——现代经济学的一种理解和现代经济学面临的选择

被引:1
作者
陈彩虹
机构
[1] 中国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
关键词
经济学; 道德; 功利;
D O I
10.13658/j.cnki.sar.2001.06.014
中图分类号
B82-053 [道德与经济];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现代经济学将道德视为实现功利的“工具”或“手段” ,它具有历史和现实的真实性。因此 ,许多经济学家从“经济人”理性的角度 ,呼吁社会重视道德意识的激励和培养 ,以实现从个体到社会全体更大的功利。但是 ,现代经济学唯一化了“经济人”的人性规定 ,道德只能是处于有用则用 ,无用则弃的“工具或手段”的地位 ,道德本来的地位被现代经济学人为地忽略掉了。现代经济学由此面临重建的选择。文章提出 ,在现代经济学的重建中 ,道德意识形态、道德行为和道德行为组合而成的社会道德状况本身具有目标性质 ,道德意识形态下的人类行为 ,可以联系功利评价 ,也可以脱离功利性来直接评价 ,重建的经济学应当树立起更多人类社会生存的功利目标和非功利目标 ,以此增大人类社会对于道德建设的力量。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伦理学与经济学.[M].()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0,
[2]  
中国大历史.[M].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
[3]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美)诺思(North;D.C.)著;陈郁等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